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250072648695/2021-00015 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报告
发布机构: 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11-29
名称: 仙塘镇2021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2-1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仙塘镇2021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次数:-

  2021年以来,仙塘镇法治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根据《东源县2021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法治仙塘建设,为东源当好“示范区”“排头兵”建设的主力军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高度重视,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仙塘镇坚持一手抓社区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法治建设,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推动法治社会建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2021年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全面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仙塘的重大举措来推动落实。同时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明确将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全镇法治建设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本镇范围内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结合重点工作,党政领导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提升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成员为司法所工作人员,进一步发挥司法所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建章立制,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我镇成立了仙塘镇综合治理委员会,研究制定并运行了《仙塘镇信访维稳工作初信初访责任制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优化信访维稳事项处理程序,进一步提升信访维稳事项处理力度和流畅度,切实提高信访首办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少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防止产生新的信访积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六个不发生”,维护和谐稳定社会发展大局。同时,全镇各行政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并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动态管理。我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需求,加强统筹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力量,进一步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框架,健全落实访调、诉调、警调对接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发挥“五老一顾问”的积极作用,运用“在普法中调解,在调解中普法”的工作方法,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推动法治保障基层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平安仙塘、法治仙塘建设。目前,全镇已建立调委会20个,其中镇调委会1个、村(居)级调委会17个、企业调委会2个。全镇共有专职、兼职人民调解员164名,有力保障了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1月以来,我镇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10宗,调解成功105宗,调解率100%,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一室两队”警务改革,有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优化派出所设置,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系统性重塑派出所警务机制,切实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2020年底,东源县公安局仙塘派出所、蝴蝶岭工业新城派出所、城镇派出所三所合并为仙塘派出所,同时进行“一室两队”(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警务改革。全所现有民警35人,其中县局下沉警力有15人,辅警42人,其中一村一辅警17人。

  仙塘派出所自运行“一室两队”以来,共接警情9884起,有效警情受理案件1109宗,其中刑事案件501宗(已立案371宗、破案111宗、已不立13宗、待估价、鉴定暂受理未立2宗、移交2宗、已销案2宗,刑事拘留58人、逮捕29人、起诉40人);行政案件608宗(已处罚62宗、已调解142宗,已终止89宗,行政拘留88人,行政罚款47人)。

  推进派出所“一室两队”警务改革,使三所合并后的警力资源达到有效整合,有效解决基层警力不足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社区警务工作,提高接处警效率,推进派出所警务职能化、执法规范化、保障标准化、队伍正规化,切实增强基层派出所实力、激发活力、提升战斗力,努力实现“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的目标;同时认真总结、以点带面,为仙塘镇和谐稳定的大局贡献了积极力量。

  (四)因地制宜体制改革,最大化发挥法治建设服务功能。仙塘镇坚持以明晰权责为导向,以职能分工为途径,以长效运行为目标,通过“整合放收”系列举措,重新划分办公区域,设置了综合行政、应急处置、公共服务、综合治理等四大办公体系,将改革后的12个党政机构,4个事业服务中心和三大平台整合到4大办公体系,按职能分区进行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将镇政府原计生大楼改制为应急管理中心大楼,把镇人民武装部、综合行政执法办、城市管理办、应急管理办等执法相关部门归并设置并为其规范打造各类配套场所,通过军事化管理调度应急救援队员和民兵,配合相关部门的联合开展工作。自改革并有效运作以来,我镇的应急处置体系成为全市示范点受到肯定和推广;人民武装部成为全县规范化建设的标杆。

  (五)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法治建设工作效能。仙塘镇按照市县下放的279项行政处罚权限,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规范取证活动,坚持文明执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坚决纠正执法不公、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提高全镇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结合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要求,认真抓好全镇执法人员证件的换发以及报名培训考试等工作,强化了行政机关依法管理行政执法证件的意识,维护了行政执法证件的严肃性。截至目前,我镇共有23名人员持有行政执法证,已立案3个,作出行政处罚2个,共收到线索36条,联合各职能部门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共计58次。

  (六)依托公安机关“网格化”系统,有力提升依法行政效率仙塘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了以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系统为依托、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社会力量为采集责任人的信息采集机制。要求每个网格单元从规范信息采集标准入手,要细化采集标准,特别是重点人员,建立“一人一档”信息表,列入重点管控对象,对户籍相片、基本特征、联系方式、前科资料、活动轨迹、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以及住宅方位图、房屋照片、经纬度坐标等进行信息采集和系统建档,确保信息采集鲜活、准确、高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达到“提名知人、知详细住址、知家庭主要成员、知现实表现”的效果,及时发现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并迅速妥善打击处置。

  同时,系统对学校、加油站、宾馆酒楼、网吧、燃气站、民爆仓库等场所进行信息收集,并制作平面图,对场所结构布局(围墙、出入口、视频监控、重点部位)、人员情况加以图片辅佐,将安全防范工作精细到网格之中,消除管理盲区和漏洞,清晰掌握特种行业和重点场所的各类信息,确保发生突发情况后,第一时间进行指挥布控,合理安排相关部门和人员,化解突发危险或紧急情况。

  (七)广泛宣传,营造依法治镇浓厚氛围。仙塘镇按照年初制定的普法工作计划,着力营造依法治镇的浓厚氛围,在辖区内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普法文化活动,积极扩大法治文化阵地。重点宣传社会治安、婚姻家庭、土地管理等与群众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辖区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开创了上下联动、互相呼应、丰富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新局面。截至目前,今年共开展校园普法宣传8场次,户外普法宣传15场次,受到群众们的一致好评,全镇上下掀起一股学法、用法、守法的热潮。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极少数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依法行政水平不高;二是法治宣传工作覆盖面窄,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庄、进学校等活动开展不深入。

  主要原因是: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二是专业的行政执法培训较少,执法人员缺少系统的行政法规培训,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创新方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法治建设,首先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法治工作队伍。制定法治工作人员素质培训计划,逐步实现人员专业化、办公自动化、办事程序化、处事高效化的目标。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政府决策调研,探索思考政府职能转变及体制改革等前沿问题,拓宽依法行政的思路,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二)强化责任,加大行政行为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紧紧围绕“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总体建设目标,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系统,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逐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不断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从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持续发力,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围。深入持续抓好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紧紧抓住群众的普法教育不放松,注重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努力消除普法盲区死角。加大对法治宣传经费投入,积极改善法治宣传必备的通讯、交通工具,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