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25007264674B/2024-00008 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通告
发布机构: 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6-12
名称: 2024年东源县叶潭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6-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24年东源县叶潭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4-06-13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全镇2024年粮食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稳住农业基本盘,抓好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推行耕地责任田,由责任人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快撂荒耕地治理。明确任务底线,以稳粮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调动各类粮食生产主体的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确保我镇粮食生产安全。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镇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充分认识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按照中央、省、市、县对粮食生产的工作部署,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镇村落实、部门协同的加强耕地保护、强化粮食生产的监管机制。

  (二)压实粮食生产任务

  各村要根据镇预下达的2024年粮食生产任务及时分解到组、户。要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每年种植一造水稻以上、复耕撂荒耕地优先种植粮食作物等硬措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确保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低于目标任务数。

  (三)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要通过加大投入、金融支持、创新工作举措,要巩固前期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避免再度撂荒。

  (四)推进粮食生产、烘干机械化

  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重点提高水稻(旱粮)机插(种)率,加强小型农机具推广应用,优先落实粮食生产机械购机补贴,逐步推进“机器换人”,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

  (五)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供应调度

  按照“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的原则,及早安排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治理行动,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春耕安全生产。在种子市场监管方面,严查严打套牌侵权、非法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在农药市场监管方面,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禁用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药、隐性添加农药、无证经营等行为;在肥料市场监管方面,要严肃查处有效成分不足、非法添加等行为。

  (六)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组织业务骨干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制定生产计划,及时掌握粮食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方案,分类进行技术指导。加强冬种春收作物秸秆还田宣传,禁止焚烧秸秆、田间荒坡杂草。

  (七)促进粮食规模经营,提升粮食产业效益

  落实扶持政策,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积极发动龙头企业在撂荒耕地复种粮食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坚持落实土地流转奖补政策,依法采取出租(转包)、入股、代耕代种、托管和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推进土地流转,解决农村承包地细碎化、流转难等问题,支持返乡青年、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发展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八)加强预警预报,科学防灾减灾

  要立足防大灾、抗大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汛期跟踪监测,及时掌握汛情发展趋势,坚持防早、防小,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加强区域性、阶段性灾害预测预警,及早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指导农民落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措施。科学调度,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用水。加强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等农业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病虫害扩散蔓延,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损失。

  (九)加大农情信息调度力度

  根据省市县关于粮食生产的部署,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农情信息调度的工作力度,采取常规调度和临时调度相结合,特别要加强粮食等主要作物、重点地区、关键农时的动态信息调度。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实行党政同责,切实抓紧抓实抓好粮食生产。建立粮食生产协调机制,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抓落实,形成合力。要相应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统筹推进粮食生产任务落实。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为落实粮食生产任务的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必须抓,镇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管。

  (二)加大粮食生产考核督导力度。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纳入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强化日常监督。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免重要依据,对未完成粮食生产目标、粮食安全责任不落实的,坚决进行责任追究。

  (三)强化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落实国家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用电用水、粮食生产设施用地、扩大粮食生产保险覆盖面等惠农政策。保障粮食生产的落实,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