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文件 > 县政府文件 >  正文
东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源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来源: 县府办  时间: 2023-08-01
保护视力色:


东府〔2023〕5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东源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东源县人民政府     

2023年7月31日     


东源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3—2035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东源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东源气象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动东源又快又稳发展、当好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主力军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立体综合、智能协同为特征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形成,重点区域气象监测基本无盲区,气象精密监测能力明显提高,气象预警信号细化到乡镇(街道)和主要影响区域,气象服务保障对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形成一批具有东源特色的气象标志性成果。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东源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稳居先进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

  1.加强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纳入县人才政策享受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申报人才工程(计划)。健全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工作机制,用好省、市、县创新人才制度,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用、人岗相适的激励机制,完善以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给予申报表彰或奖励。加大气象人才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县气象局、县科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均包含各镇(乡)人民政府,下同,不再单独列出)

  2.强化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灾害性和极端天气机理、气候规律、气候变化等基础研究,加强多源观测资料、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等技术在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本地化应用,发展灾害性天气智能监测识别和预警技术。强化网格预报业务研究应用,加强本地预报业务技术研发应用,开展持续性致洪暴雨天气特征研究。推动建设气象科学研究平台和设施,高水平建设河源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气象学科融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灯塔实验室)、灯塔盆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东源(盐田)科技创新中心、东源县水稻智慧农场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广东气象为农服务创新示范样板。(县气象局、县科协、县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3.强化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综合观测站网,推进村村自动雨量(气象)站、加密区域自动站、生态气象站网建设,开展S波段新一代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垂直观测系统、风廓线雷达和地面自动站的协同观测业务技术应用。继续完善国家基本气象站搬迁建设,加强部门合作,建设一体化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站。推动气象观测纳入农业“三园三区”建设体系,建设东源县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和农田小气候站监测网。加快完善太阳能、风能、温室气体等观测网,统筹建设农业、交通、生态环境等行业气象观测网。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志愿观测活动。(县气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东源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聚焦山区暴雨特点,提升分镇短临预警能力,强化对小尺度、短历时强降雨的监测预警,健全完善暴雨预警“叫应”机制。发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基于影响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模式,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灾害调查和敏感行业影响评估全流程业务。(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进一步压实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自然灾害防治、应急管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和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建设。贯彻落实《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高级别灾害预警停课、停工等触发机制。健全政府主导的气象信息社会再传播机制,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和质量。(县气象局、县委宣传部、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教育局、县工商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融媒体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6.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成果应用。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对城市规划、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完善气象保险理赔体系,细化基于气象指数的巨灾保险、农业政策性保险等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增强社会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县气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气象服务供给,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7.提升精细气象服务能力水平。推动“气象+”交通物流、卫生健康、能源供保、文化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等领域引领示范,服务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和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智慧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重点发展基于场景、基于风险、基于影响的智能感知气象服务技术。研发和应用农业、旅游、地质灾害、森林火险、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县气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商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促进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东源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河源市农业气象试验站、东源县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和特色作物智慧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围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打造东源“农业气象大脑”,开展精细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提升粮食生产全过程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能力。加强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围绕板栗、仙湖茶、蓝莓、大米、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气象服务,认证一批“岭南气候优品”或“中国气候好产品”,持续扩大“万绿河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县农业农村局、县气象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提升经济发展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气象保障我县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的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全县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监管,做好气象安全管理和防雷安全管理,强化企业气象灾害防御安全意识,提升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气象安全覆盖面。开展分灾种、分路段、分航道、分水域的精细化服务,强化万绿湖、东江流域航运交通气象服务,建设交通气象风险指标库。强化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电力、公路、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旅游出行气象服务,挖掘气候生态资源价值,突出特色气象景观服务,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气象服务水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工商信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源海事处、县公路事务中心、东源供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生态气象保障,助力绿美东源建设

  10.加强气候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生态气候资源价值,开展生态气候标志品牌体系创建。围绕万绿湖水资源生态保护,建立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基地,提升对万绿湖生态区域的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力,为水环境气象条件影响提供科学支撑。擦亮万绿湖“中国天然氧吧”名片,建设天然氧吧信息平台和天然氧吧生态科普体验馆,争创万绿湖国家气象公园。充分挖掘优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打造“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气候标志品牌。(县气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新丰江林管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东源分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围绕保障粮食生产、生态湿地涵养、水体藻类防控应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灯塔盆地大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流域水库增容等重点服务需求,优化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点布局,建设万绿湖库区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完善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和作业指挥体系。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纳入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安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东源分局、县水务局、县应急管理局、新丰江林管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气象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加强法治保障。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气象法规规章贯彻落实。

  (三)加强政策支持。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支持保障气象科技人才建设和气象重点工程、科研项目顺利实施。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