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东源县水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要义,积极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具体安排以及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关于推动法治河源建设的各项举措。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强化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旨在为东源县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良的法治环境。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的情况以及贯彻落实措施。
(一)坚持干部学法用法。东源县水务局制定并持续优化党组学法制度与学法计划,确保领导干部集中学习、率先垂范、定期研讨,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
(二)坚持弘扬法治精神。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河湖长制、水库防汛、行政执法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旨在提升水利系统人员的法律素养与业务能力。通过实施“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连续两年(2022年、2023年)在河湖长制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水法律意识和节水意识。
(三)坚持教育培训制度。东源县水务局执法人员积极参与省水政监察大队组织的全省水政监察队伍水法律法规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锻炼,全体党员干部对依法行政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树立了“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法治观念。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情况,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具体安排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推动法治河源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法律业务素养。我们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水行政执法队伍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与充实。通过开展行政执法法律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法律素养深厚、业务能力精湛的水行政执法队伍。截至目前,县水务局已有7名执法人员通过了相关考试,成功获得了行政执法证。
(二)规范执法行为举措,完善“三项制度”体系。我们建立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这“三项制度”的实施,确保了执法信息的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的可追溯性以及执法决定的合法有效。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规范了水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了行政执法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三)加大河湖水政力度,严护水生态稳安全。水政监察队伍积极履行巡查职责,深入开展了河湖“清四乱”“五清”行动、水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非法采砂以及水事违法行为查处等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我县继续组织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各级各部门在加强日常巡查执法的同时,对违法行为形成了有效的震慑。据统计,全年共开展联合专项执法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352人次,巡查89次,使用执法车辆89辆次。在此期间,成功立案查处非法采砂案件1宗,非法取水案件2宗,共处以罚没款15万元人民币。这些行动有力地保护了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床体结构,维护了水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强化组织引领,确保法治建设有力推进。县水务局始终将推进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明确主要负责人为法治建设的首要责任人。为此,我们成立了由局长亲自挂帅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其他班子成员、各股室及局属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普法工作分管领导,构建起局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亲自督导、各部门按职分工落实的协同工作机制,确保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二)完善制度保障,促进法治水利深度融合。我们制定并实施了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普法责任清单及普法工作要点,将法治建设与水利工作的研究、部署、落实紧密结合,全面加强对依法行政和法治宣传教育的指导与协调。通过将法治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我们全面落实了法治建设的主体责任,确保了法治建设在组织领导上的坚实支撑,推动水利普法工作持续深化。
(三)压实主体责任,严守纪律强化队伍建设。县水务局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作风纪律,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引导。特别是通过实施廉政谈话制度,今年以来已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25人次谈话,有效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问题的发生。这一系列举措切实体现了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要求,为法治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一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河源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情况,以及落实我县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要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情况。
(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水务管理效能。在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积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显著提升了水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推进水价改革,优化水价形成机制,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此外,我们还在灌区改造、农村集中供水补短板等43个关键项目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灯塔盆地灌区东源片区现代化改造工程顺利实现通水,全县农村自来水自然村覆盖率和普及率分别高达100%和99%,为全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二)践行绿美理念,推动东源生态建设。县水务局以绿美生态建设为战略核心,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载体,紧密围绕河源市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东源县作为绿色崛起主力军的目标任务,加快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持续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基础。自2023年以来,我们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河边、水库边共同栽种了红花风铃木、异木棉等960余株树苗,为东源县增添了一抹新绿,有力推动了“百千万工程”绿美东源生态建设。
五、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尽管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短板与挑战:一是法治理论学习尚需拓宽。当前,水务领域相关的法治理论学习较为深入,但对于通用法治理论的学习则相对薄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尚显生硬,未能充分融入基层实践。部分工作人员对法治理论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二是法治建设经费保障不足。法治建设的宣传推广与队伍建设均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费的落实有时未能完全到位,导致法治宣传、教育培训、执法设备更新等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限制。三是监管队伍力量有待加强。执法岗位的人员年龄结构存在断层现象,专业背景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导致整体的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与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案件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此外,执法队伍中年轻力量的补充不足,导致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缺乏活力和创新力。为此,亟需通过加强培训、加强人才引进等方式,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六、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县水务局将全面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紧密遵循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水务工作实际,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领导,夯实水务法治基础。针对水务工作特点,我们将充实基层法治建设工作力量,加强法治网络建设和法治队伍建设,并提升法律顾问团队的力量,以强化法治审核,不断提升水务执法效能与水平。
(二)创新推进,提升水务法治效能。我们将秉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法治建设工作,高质量完成上级部署的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同时注重举一反三,持续提升水务法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拓宽学习,深化水务法治认知。我们将坚持通用法治理论学习与水务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并重,加大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以及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力度;同时,深化对供水条例、水土保持办法等水务专业法律的学习理解,确保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水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