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正文
东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 东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 2025-01-21
保护视力色: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具体安排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立足“三服务”工作实际,坚决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扛牢法治之责

  (一)强化理论学习,推进学法用法常态化

  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我办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筑牢“思想根基”落实常态化“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持续深化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好学习研讨、专题培训、宣传宣讲等方式载体,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一年来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专题学习研讨9场次,覆盖党员117人次,党员领导干部围绕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讲授专题党课11场次,覆盖党员379人次。二是补足“精神之钙”。健全和巩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编制《东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破解改革难题,确保各项工作于法有据,依法尽责。一年来通过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党员大会等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派生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办法》等内容11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线学法考试,参学率、参考率、优秀率均达100%。

  (二)强化阵地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扎实开展普法工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制定《东源县2024年度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宣传工作方案》《东源县2024年金融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等职能部门,组织县内各金融机构,聚焦养老、投融资、市场零售等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领域,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金融安全知识进校园、进商圈、进网点等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自觉远离非法集资,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守住自己的“辛苦钱”。一年来,在县政府门户网站普及宣传金融知识3次,在“东源发布”微信公众号刊登金融知识宣传专版9次,各宣传活动现场累计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

  (三)强化统筹协调,扎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我办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党政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法治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办公室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调度,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主持召开班子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6次。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学法、自觉守法,以法治化思维推进督查督办、政务公开、职能转变等工作,推动办公室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严格落实制度。严格执行《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的通知》,对需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均严格落实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对办公室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均按规定提交集体讨论决定,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一年来共主持召开党组会议22次,班子会议15次,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110余项。同时积极推行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团队参与县政府重大决策专题研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保障依法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二、坚持多措并举,助力依法行政

  (一)着力推动放权赋能

  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是依法扩大县级管理权限,落实好省、市关于赋予东源部分行政职权的措施,做好有关意见梳理报送工作,经研究,梳理报送了8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和155项市级行政职权事项。二是建立健全业务“直通车”机制,梳理报送省直部门与东源县业务“直通车”事项清单,梳理出县直部门需省、市下放的职权事项清单31项,县直部门“县直报省、省直达县”事项清单10项,东源县乡镇需县级下放的职权事项清单118项。三是科学合理向乡镇下放权限,梳理一批拟调整至乡镇实施的县级行政职权事项清单,共梳理出涉及13个县级部门的27项行政职权事项。四是协调推进“就近好办”赋能“百千万工程”改革,形成《东源县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试点委托和下放试点镇一批服务事项(审议稿)》并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31项服务事项委托和下放至7个试点镇受理、办理。

  (二)积极办理建议提案

  我办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强化沟通协调,全力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建议提案办理任务。一是持续提升办理质效。认真做好答复函件造册登记工作,加强沟通联系,随时掌握各承办单位办理进度,督促及时办理、答复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推动省、市、县120件建议提案办理任务全部按时完成。二是持续提升办理满意率。充分发挥组织联系的桥梁作用,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在提升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上下功夫,推动市、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均为100%。三是积极上报优质建议。组织县直单位围绕我县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使命任务中提出需要国家、省解决的迫切问题,其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拟提建议4件,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拟提建议4件,涉及产业有序转移等内容。

  (三)全面深化政务公开

  扎实推进全县政务公开的检查、指导和协调工作,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职责,督促各乡镇、各部门扎实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一是规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法依规做好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公众参与等工作,扎实推动政务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年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68条,其中,其中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总数49条,机构职能类信息4条,规范性文件类信息7条,政府文件类信息34条,财政预决算信息2条,年度报告类信息2条,政务动态类信息770条。二是规范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加强技术支撑,全面强化对部门日常发布信息中存在问题排查,提升日常监管质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的通知》,就信息更新、账号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定期对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进行检查,2024年发出检查情况通报4期,督促各单位抓好问题整改。三是规范依申请公开和政策解读。规范接收、登记、办理、答复等环节,明确申请信息的具体内容,认真做好解释说明,最大限度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一年来受理并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0件,协助市府办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件,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而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认真做好网民留言调处工作,全力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好群众诉求,2024年办理市府办交办的网民给省长留言24件,网站网民留言5件。

  (四)提升督查督办实效

  紧紧围绕县政府中心工作,着眼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依规督导检查,推动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细落实。一是围绕“大事”抓成效。采取实地督查、跟踪督办、联合督查等方式,一年来跟进落实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事项164项,对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14个小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全过程全闭环运行,现已顺利完成全年任务。二是围绕“难事”抓督导。对“百千万工程”、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城乡风貌管控、万绿湖创5A等开展专项督查,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形成专报报县政府主要领导,督促有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一年来共督办县政府主要领导交办事项265件,发出督办通知25份。三是围绕“实事”抓落实。加强“互联网+督查”平台线索跟踪,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切实为民办实事,一年来共受理“互联网+督查”线索47条、人民网留言8条。

  (五)严控金融领域风险

  积极开展防范、处置非法集资活动,联合有关部门查处和打击欺诈、挪用、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权益。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先后印发了《东源县2024年金融领域涉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东源县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不断完善县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明确排查整治重点要点及责任分工,召开全县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对我县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进行详细部署。二是加强监管监测。组织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城投公司涉众融资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等涉众金融安全排查工作,一年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车辆12余次,排查各类金融企业、涉投资类公司超200家,现场检查各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12家,清理广告、信息80余条。三是开展摸排检查。开展对涉金融领域“失联”“空壳”和严重违规经营企业摸排工作,一年来累计摸排县内涉投资类公司211家,农业合作社1354家,以严密过硬的金融监管保障东源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办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法宣传形式不够新颖。普法宣传覆盖面不够广泛,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广大群众眼球。比如平时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主要结合金融业务开展,宣传防范非法集资得多,对宪法、国家安全等主动开展宣传得少,法治宣传内容不够广泛。又如平时开展宣传方式主要以发放宣传物料、展示法律条款为主,到群众家中讲政策、以案述法较少,宣传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导致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二)政务公开监督问责不够有力。对政务公开方面监督问责还不够有力,导致部分单位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件办理重视程度不够,出现未严格落实限时答复要求和答复内容不够严谨细致,答复要素不够齐全等问题。

  (三)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改革思想认识不足。在协调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单位对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上具有畏难心理,认为高质量完成当前的工作已经捉襟见肘,上级职权事项下放势必会增加工作量,如各项工作审批责任下放由县级承担,必将进一步加重工作负担,难以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下来我办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作为、锐意进取,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创新宣传模式,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质效。探索从“枯燥说教”到“生动演绎”的普法宣传形式转变,以“民法典”宣传月、金融宣传进校园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摸索开展法治知识有奖竞猜、快问快答等互动式普法活动,提升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普法宣传感染力。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拓展宣传渠道,配以宣教视频等不断增强法律法规宣传实效,让公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轻松获取法律知识,全面提升普法工作的覆盖面。

  (二)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水平。牵头进一步推动全县依申请工作规范化,增强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办理时限意识,落实全流程闭环管理,杜绝超期答复情况。探索建立依申请公开联席会商机制,邀请司法部门、律师等定期会商研究解决答复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对涉及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的依申请公开的指导,督促各级各部门依法依规及时答复。

  (三)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解读,推动各部门高度重视扩权赋能工作,主动站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式,主动担当,主动与上级放权单位对接,做到下放事项应接尽接、能接尽接,接后办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