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正文
双江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 东源县双江镇人民政府  时间: 2025-01-20
保护视力色:

        双江镇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安排、县委“1177”具体要求,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政府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法治轨道,为我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双江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以坚定的理论武装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双江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做好线下“统一学”。以领导班子带头学、干部职工跟着学的方式,充分利用党政联席会议、干部职工大会、党小组集体学习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专题学习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等文件精神,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二是抓好线上“个人学”。运用广东省干部网络培训学院进行网上学习《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具体文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组织符合报考条件的干部职工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实现全镇参考率100%,优秀率100%。

        (二)完善以党的领导引领法治政府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我镇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建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具体抓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落实责任,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领导班子、政府干部年度目标责任管理。定期召开班子会议,总结优秀工作经验,认真研判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部署依法治镇、2021-2025普法规划、综治维稳等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坚决贯彻落实法治政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牢牢把握推进法治建设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双江镇“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清单,明确普法主体责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机关在普法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人大加强监督、司法行政部门组织、部门分工负责”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促进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2024年,我镇推进“1+6+N”体系建设经验做法得到县委政法委高度评价,作为先进工作经验全县推广。

        (三)以高质量法治建设工作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县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东源县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紧密围绕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重点工作,继续夯实法治基础,积极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为我镇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的完成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打造精干执法队伍,提高依法行政效能。2024年,我镇邀请驻村法律顾问到镇、村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专题法律讲座,并积极建设“法律明白人”和“学法用法示范户”队伍,现已培育“法律明白人”48人,“学法用法示范户”11户,打造群众身边强有力的普法队伍。严格管理行政执法队伍,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执法和资格管理制度。目前,我镇行政综合执法队共有干部职工6人,全镇6人持有执法证,达到100%持证执法。我镇在履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等职责时,注重咨询法律顾问,并根据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意见,及时规范政策制定、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诉讼案件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

        二是预防和化解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我镇坚持每月对基层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摸底排查,镇平安法治办和司法所定期召开存量纠纷梳理会,对新排查出的问题,明确专人及时调处,对留存重大疑难纠纷集思广益,分析研判解决思路,针对性开展纠纷化解工作。2024年,共受理信访案件20宗,已办结20宗,及时受理办结率100%,共受理12345热线投诉106宗,已办理106宗,及时受理办结率100%,受理调处镇办案件26宗,已解决22宗,无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对信访案件,由党政主要领导阅示,安排职能部门进行调处,信访部门答复。在限期内及时答复群众,解决群众的合法诉求。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的有效衔接,加强与诉讼服务站法官沟通联系,畅通工作渠道,形成调解合力,进一步提升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

        三是善用网格管理新机制,加强社会秩序维护。2024年,将全镇划分为12个治理网格单元,配备网格管理员3名,村居网格员26名,深化网格工作机制,努力建强一支组织严密、素质过硬、群众满意的专兼职队伍。要求网格员对网格内问题线索发现、上报、交办、处置、办结等各个环节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各类问题隐患及时发现处理,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尽知”。同时,应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加强对“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的动态掌握。截至6月30日,我镇“粤平安”平台录入各类网格事件643宗,办结643宗,按时办结率100%,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是促进信息透明,健全监督体系机制。我镇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符合公开规定的政府工作报告、工作安排、行政执法案件等,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规定、监督渠道等内容,并对相关内容及时更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接受外部监督,公开监督电话,畅通监督渠道,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问题,及时作出回应和答复。

        五是推进法治普及工作,构建民主法治环境。我镇把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继续开展好2021-2025普法规划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在执法过程中,开展释法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社会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本镇3名驻村律师,今年开展村级法治讲座48场次,户外宣传5次,解答各类法律咨询300人次,参与人民调解,引导广大村民以合法方式、途径解决遗留问题和群体性问题。驻村律师在处理综治信访工作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青少年、外出务工人员及企业员工等重点群体,深入实施定制化普法宣传教育,在中心学校开展法治讲座4场次。力求普法无死角,实现法治教育全面覆盖,引导群众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践行者。着力营造依法治镇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群众性普法文化活动,积极扩大法治文化阵地。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大力度,组织动员法律工作者开展法治宣传“六进”活动,将法治理念深植于各行各业,植根于群众心中,转化为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力求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和不足

        总结回顾双江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双江镇的要求、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行政执法整体水平不高。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行政执法专业性强,执法人员的服装、执法设备、执法车辆都需要上级统一配备,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不够,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掌握不熟练,有待进一步加强,加之基层中心工作多,人员流动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的整体水平。

        二是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有待加强。主要还是镇属各机关部门对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重视度不够,日常普法工作不及时,在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方面做得不够,执法工作人员法治学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依法行政意识不足。在处理重大信访事件和矛盾纠纷过程中,依法行政能力不够强,对信访群众的情绪安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缺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各部门信息交流不畅通,联动协调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互联互通。

        四是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佳。普法宣传方式单一,多以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传统方式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普法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整体授课能力和授课技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针对性不强,导致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25年,双江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打造新时代东源“枫桥经验”为目标,坚持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和信访苗头隐患排查,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新路子,深入落实乡村民主法治化,不断筑牢法治政府的基础,为加快建设“特色水果名镇 魅力旅游小镇”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完善法治机构设置,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法律水平高作为法治队伍建设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部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制度人才保障。

        二是建立健全学法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知识的宣传,不断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完善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增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合法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议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坚持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年度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继续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加强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查找并整改问题,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五是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力度,细化考核措施,进一步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