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县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对东源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400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东源县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4-10-31
保护视力色:

东农农函〔2024〕131号

李森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我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东源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一、主要荣誉

  东源县是全国首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先后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并在河源市2021、2022年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县区排名第一。

  二、乡村发展实力更强

  一是围绕茶叶产业提质效。大力开展“茶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推动茶叶省级现代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仙湖茶生态茶园入榜2023年度“中国大美茶山”,“东源仙湖茶”和“康禾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第二季度,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总产量2550吨、总产值10.2亿元、增长10.09%,今年春茶产销情况与去年相比得到显著提升,“东源仙湖茶馆”首家专营店已开业,预计年底前全市“东源仙湖茶馆”开馆数量将达到20家以上。

  二是围绕园区建设再提速。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板栗、茶叶、生猪、丝苗米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申报生猪+丝苗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完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中期绩效自评。三是围绕三产融合促效益。2024年上半年,共培育省级标杆合作社20家、省级标杆家庭农场12家,培育县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家,推荐申报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截至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共16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0家,市级94家,县级34家);全县家庭农场330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县级示范家  庭农场15家);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79家(国家级14家、省级57家、市级83家、县级25家)。四是围绕品牌效益抓发展。截至目前,我县辖区内有绿色生产主体11家、

  产品23个,有机生产主体16家、产品27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东源板栗)。五是围绕产业发展增活力。积极打造全市首个乡村创客社区,2024年上半年,通过组织举办“梦启糖巢”乡村创客创业大赛,吸引近500个项目参赛,充分激发乡村创客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力,招引近20家企业入驻“糖巢”创客社区,营造良好的回乡创业社会氛围。

  、乡村建设底色更亮

  一是人居环境督导不松劲。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大力开展“党建引领齐参与·镇靓村洁庭院美”等行动,持续发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督战队作用,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提升督查督导,对全县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拉网式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确保村庄清洁行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2023年以来,共曝光问题596宗,按时整改率100%。二是乡村风貌提升不停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东源县连续三年代表河源市参加省乡村振兴大擂台比赛,2023年,“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荣获产业振兴类单项奖,“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成功入选2022年度“广东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并获得奖励资金1亿元。大力推进“三村”建设,因地制宜创建美丽宜居村198个、特色精品村14个。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不断档。我县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集中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农村问题户厕整改完成率达90.06%、问题公厕整改完成率、村内干路硬化率均达100%。21个乡镇实现镇级以上污水设施全覆盖,累计建成21座镇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157座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配套生活污水管网约516.227千米,2021—2023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为40.31%、48.84%和60.08%。

  建立完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集中供水工程已覆盖258个行政村,1771个自然村,自然村覆盖率达100%。四是绿美生态建设不停歇。深入实施绿美东源生态建设“六大提升行动”,林业碳汇交易工作加快推进,制定《东源县碳普惠制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交易平台为深圳市排放权交易所,

  库区六镇林业碳汇开发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超额完成工程造林3.2155万亩,完成率达102%,累计投入资金约1810万元。超额完成县镇村苗木种植数量31.2万株,完成率达294%, 累计筹集各类资金2150万元,并打造“检察林”“工会林”等主题林23个,主要分布在义合、锡场等乡镇。

  四、乡村治理效能更优

  一是全力夯实自治基础。充分发挥村级自治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强化执行,积极搭建村民议事平台,创新“榕树下议事”等机制,并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带动村民从“袖手看”到“动手干”,  推动仙塘镇观塘村、顺天镇金史村等15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义合镇下屯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二是大力抓好法治保障。深入开展“基层治理提升年”行动,积极开展“1+6+N”矛盾纠纷多元共治试点工作,推动“信访超市”落地建设,成功入选“广东省县级标杆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名单。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作用,织密人民调解组织网,深入开展“夯实法治基础护航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推动创建顺天镇金史村、康禾镇仙坑村等1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阮啸仙故居被纳入全国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三是合力提升德治水平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积极选树典型提升引领力,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三美”家庭创建热潮,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示范带动一个个“小家美”向一片片“乡村美”嬗变。截至2024年6月底,已发动全县21个乡镇287个村居、2万多名党员群众参与创建, 成功评选出“三美”家庭示范村106个、“三美”家庭1043户,其中“绿美”家庭451户、“富美”家庭171户、“和美”家庭421户。


东源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2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