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文函〔2024〕19号
曾朝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高效利用产业扶持政策与资金,高质量推动东源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议案》(第3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东源县深入实施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温泉养生、乡村休闲”三大旅游品牌,着力把东源建成广东乃至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度假胜地、粤港澳大湾区健康生活首选地。
一是加强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向引导。全力推动旅游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指导万绿湖创建国家5A、黄龙岩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取早日创建成功。积极发动条件成熟的景区、乡村旅游点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3年我县新增仙湖茶园旅游区、南园古村景区、啸仙故里文化旅游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今年我局积极发动和指导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国家A级景区创建工作,目前已走访柳城镇、曾田镇、双江镇、涧头镇、船塘镇和蓝口镇6个乡镇,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个。
二是全面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结合省市关于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要求和指引,我县委托了专业的第三方团队对全县21个乡镇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发掘工作,已基本形成东源县旅游资源信息采集表初稿,目前已经进入成果集成阶段。该项工作将全面摸清掌握我县旅游资源情况,更好地统筹全县旅游产业开发布局、推动旅游资源保护、促进旅游项目招商等,助推农文旅深度融合,有利于制定更精准的农文旅发展策略,开发建设更规范、高标准、高品质的农文旅产品,打造东源文旅新名片。
三是充分利用文旅资源优势,加强对蓝大将军出巡节、康禾贡茶制作技艺、客家酿酒制作技艺等一系列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力度,通过举办丰富多彩非遗活动,使非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灵魂,成为彰显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加强农产品、民俗节庆等与文旅产业相融合,挖掘项目的农业、历史、文化、艺术内涵,提升东源农文旅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总抓手,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建设完善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统筹2023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2000万元用于黄田、康禾、双江等11个乡镇农文旅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五是示范“带”动农文旅融合。用好“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2022年度“广东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1亿元奖励资金,向涧头、半江及灯塔镇拓展谋划,打造乡村振兴产业连片连线特色示范带。跟踪做好2023年“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文旅招商推介会现场集中签约涉及民宿、研学基地、农旅的14个项目(总投资金额约5.03亿元)落地。
六是“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继续实施“茶产业提质增效年”行动,紧紧围绕“提品质、创品牌、扩规模、增效益”总体要求,以推进产业规模、产业主体、产业品牌三大领域为主抓手,积极举办茶旅文化节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宣传推介东源茶品牌、赋能文旅发展,推动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将“糖巢”项目和省级典型村产业发展有效连接,建立“十五联兴”试点模式和地方品牌,推动农文旅产业有效融合“东源化”。
七是黄田镇深入挖掘整合红色文化、温泉资源、农耕文化,加强温泉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策划生成更多集公共服务、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温泉文旅产品,开创农文旅三产融合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聚集发展。目前黄田镇有叶园温泉、四季丰庄园等旅游观光研学景区,以打造高铁小镇为目标,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道路基础、民生基础等项目建设,为推动文旅产业提供坚实基础;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为发展契机,依托乡村振兴的产业扶持资金和“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资金,结合本土文旅资源优势镇村文旅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文旅产业扶持力度,高质量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发挥“高铁小镇”的优势、“能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努力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黄田。
下来,将继续抓好景区创A工作,持续推进万绿湖创5A、黄龙岩创4A级旅游景区工作,争取早日成功创建。继续发动条件成熟的景区、乡村旅游点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继续推进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谋划打造东源民宿品牌IP,深挖各镇特色,优化民宿深度体验项目,多措并举推动东源民宿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继续抢抓东源产业发展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扶机遇,持续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与资金配套,并立足县域基础和发展规划,转变环境资源优势为致富产业优势,深入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源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25日
(联系人及电话:徐芳 0762-8831816)